盐城市大丰区企业服务惠企政策汇编
—、关于中心
盐城市大丰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是区委区政府为进一步优化 营商环境,提升服务企业效能,倾力打造的“一站式”企业综合 服务平台。平台通过整合全区各部门涉企服务事项,建设线上惠 企平台和线下一站式服务大厅,为企业提供广覆盖、全过程、信 息化、精准化、便利化服务,实现服务一站供给、业务一网受理、 诉求一帮到底,服务全区企业高质量发展。
二、机构设置
企服中心是区政府直属事业单位,下设四个主要职能科室:
(-)综合服务科
组织协调跨区域、跨部门事项;
负责建立与相关部门的联动督查机制,督促相关部门、各镇(街 道、区园)及时办理涉企事项;
研究制定全区企业服务工作评估指标体系,开展各部门、各 镇(街道、区园)企业服务工作满意度测评和评估;
负责中心的内部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工作。
(二)产业发展服务科
负责各级各类政府产业发展政策、纾困解难政策的宣传、解读、
申报、辅导、资金发放等工作;
负责企业日常走访、运行监测、行业分析及需求对接并将信 息及时推送至相关部门;
负责收集企业在技术改造、市场开拓等方面需求,提供针对 性企业服务。
(=)科技创新服务科
负责各级各类政府科技创新政策的宣传、解读、申报、辅导、 资金发放等工作;
负责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,并构建企业研发投入体系;
收集企业技术需求,促进科研院校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; 负责科研院校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对接,发布科研成果信息和 企业需求信息,畅通产学研渠道。
(四)人才金融服务科
负责各级各类人才招引政策、金融信贷政策的宣传、解读、 申报、辅导、资金发放等工作;
提供企业人才落户、就医、出入境、子女入学、购房补贴等服务 推动金融产品的创新,搭建政府、金融机构、企业之间的信 息交流平台,为企业融资提供线上及线下服务;
对接创业企业与投资机构,推进创业企业的股权融资、并购、 股改。
三、服务理念
秉持全心全程、助企惠企、两全“企”美理念,打造政府服 务企业的总枢纽,当好服务企业“四大员”,企业办事只需进一扇门、 上一张网。
(-)当好惠企政策的宣传员
为企业开展各类惠企政策的收集、宣传、解读,无需东奔西走, 服务企业发展的政策这里全有。
(二)当好服务企业的勤务员
通过线上一站式受理申报,区级扶持政策直接办,上级惠企 政策帮助办,全过程催着办、督着办,以“店小二”精神助力企 业高质量发展。
(=)当好企业发展的护航员
通过协调专业机构,建立专家库,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、财 税支持、技术诊断、上市咨询、创业辅导、人才招聘等专业化服务, 满足企业多元化需求。
(四)当好涉企事项的督办员
与相关部门联动督査,深化监督机制,用好反馈机制,督促 相关部门、镇(街道、区园)及时办好企业服务事项,切实提高 企业满意度。
四、服务体系
(-)政府授权业务
承接全区20个涉企服务相关部门关于科技、产业、人才、金 融等230多项政策授权业务,为企业提供综合、便捷、专业的一 站式政策服务。
(-)部门对接服务
与全区各委办局建立沟通对接机制,帮助企业协调解决成长 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。
(=)政策深度服务
汇总、宣传各类企业发展扶持政策,为企业量身定制服务方 案;及时了解企业服务需求,为区委区政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。
(四)紧密联系企业
定期组织开展企业、社会服务机构走访,发现并协助解决企 业发展需求,接受企业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。
五、服务平台
以“服务一站供给,业务一网受理、诉求一帮到底”为目标, 建设丰企之家・一站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和线下一站式服务大厅。 线上惠企平台秉持“让数据多跑路,让企业少跑腿”理念,建设 “一空间、四中心”,即用户空间、政策申报中心、助企服务中心、 惠企活动中心、政企互动中心。通过将各部门涉企服务事项进行 整合上网,实现惠企政策一键可查、企业诉求一网受理、服务企 业一网通办。
®区本级财政支持
® 企业自主研发 ®政产学研合作 ©平台载体建设 函大众创新创业 朋科技服务业
®科技成果转化 ©农业科技创新
⑰政策依据:
1《盐城市大丰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 展的激励意见》(大政发〔2021〕94号),有效期截止2023年 12 月 31 。
2《盐城市大丰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区的指 导意见》(大政发(2021) 137号)。
以下内容如与原文件内容不符之处,均以相关政策原文内容 为准。(原文下载:www.dfqfzx.cn)
根据税务部门提供的企业研发投入情况,对年度研发费用支 出50万元以上且占销售收入比重超过3%的,按照可加计扣除 研发费用额的3%给予奖励,最高奖励80万元。
国家重点实验室、工程实验室 100万元
省级重点实验室、工程实验室 50万元
省工程(技术)研究中心、企业
工业企业新建市级研发机构,建设期满绩效考核优秀且企业 当年销售收入达1000万元的,奖励10万元。
获批市高新技术产品,每只奖励1万元。
®政产学研合作
企业获得省、市科技副总立项的,奖励5万元。
奖励类型 |
省级技术创新行(产)业联盟(协会) |
10万元(一次性奖励) |
20万元(一次性奖励) |
企业与高校院所签订针对具体技术或产品开发的产学研合作 协议,取得协议约定成果的,且实际支付给合作方项目总经费 20万元(不含设备购置费)以上的,按企业实际支付合作经费 的15%给予补助,单个项目补助不超过50万元。
新建省级研究生工作站,每家奖励10万元。
@平台载体建设
对纳入国家、省技术创新中心、产业创新中心、制造业创新 中心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布局的,按国家、省投入资金1: 1 配套。
对跨国技术转移中心等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载体建设,根据创 新资源集聚及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给予资助,一次最高200万元。
企业获批组建省级院士工作站,给予100万元运行补贴。
企业、高校院所来我区合作共建(或独建)独立法人的产业 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,按照实际投入(非财政经费支持部分) 的50%给予一次性开办费用补贴,最高200万元。
省级新型研发机构 市级新型研发机构
100万元
50万元
20万元
⑰政策依据:
《盐城市大丰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激励 意见》
《盐城市大丰区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工业企业纾困解难稳增长 的实施细则》(有效期截止2022年底)
《大丰区关于加快推进工业企业“智改数转”扩大技改投资 的激励意见》(有效期截止2024年12月31日)
《关于印发加快推进企业股改上市实施意见的通知》
《关于印发盐城市“十四五”企业上市(挂牌)行动计划的通知》 以下内容如与原文件内容不符之处,均以相关政策原文内容 为准。(原文下载:www.dfqfzx.cn)
®鼓励打造制造业领军企业
支持方向:
深入实施大企业(集团)培育计划,鼓励优质企业与国际国 内产业龙头充足合作、挂大靠强,提升发展质态,支持重点企业 通过兼并其他企业提升产业链生态整合能力。
奖补措施:
1、大企业跨档。
(1)首次入选“中国企业500强”、“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”, 分别补助300万元、100万元。
(2)开票销售首次达到5亿元、10亿元、30亿元、50亿元、 100亿元、200亿元以上的大企业(集团),且当年开票销售增幅达 到全区平均增幅的,分别补助10万元、20万元、50万元、100万元、 200万元、400万元,低于全区平均增幅的,按50%比例的标准 补助。
2、 新增长点培育。按当年新增应税开票销售收入,1-3亿元、3-5 亿元、5-10亿元、10亿元以上的项目,分别补助15万元、30万元、 50万元、100万元。
3、 新增规上企业。当年一季度、二季度、三季度、四季度首 次列入规上工业企业的,分别补助7万元、6万元、5万元、4万元, 如当年纳税达100万元,每家再补助5万元。
4、 重组扩张。支持企业与世界500强、中国企业500强、中 国民营企业500强、央企、上市公司实现战略重组,并购企业对 目标企业的实际出资额折合人民币3000万元以上,且并购方占股 比例在50%以上,按出资额的4%给予重组企业一次性补助,最 高500万元。同时,新增设备投资享受技术改造补助。对特别重 大重组项目区政府实行“一事一议”给予支持。
鼓励“智改数转”技术改造
支持方向:
加快全区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步伐,鼓励技改 扩能,加大有效投入,增强内生发展动能,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 发展。
奖补措施:
1、免费诊断。区财政设立“智改数转”诊断服务基金,通过 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,为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开展免费诊断服务, 两年内实现诊断全覆盖。
单个企业最高可获区级补助500万元。
3、 企业上年度智能化设备及技术投资500万元以上,或对关 键节点进行智能化改造(购置单价超10万元,且总价超100万元 以上的工业机器人及系统集成装备),经市级认定,区财政按已 认定设备投资额的15%予以补差,最高可补800万元。
4、 贷款贴息。“智改数转”项目总投资超过500万元、1000 万元、2000万元的,分别按照用于项目专项贷款额的1%、1.1%、 1.2%给予贴息,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200万元。
鼓励两化深度融合
支持方向:
支持企业对生产设施、工业条件及伸长服务等进行智能化改 造,应用5G、工业互联网、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,加快设 备换芯、生产换线、机器换人步伐,提高精准制造、敏捷制造、 柔性制造能力。
奖补措施:
1、 建成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、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、制 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示范试点,一次性奖励300万元。
2、 建成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和智能制 造示范工厂,一次性奖励200万元。
3、 评为省级以上制造业数字化典型应用场景及实践案例的企 业,一次性奖励50万元。
5、 与国家顶级节点对接的二级节点建设单位给予一次性补助, 最高可获300万元。对新接入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并实现标识注册 数据托管量不少于50万条的企业,给予一次性补贴3万元。
6、 5G、工业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物联网等试点示范性 项目,国家级补助30万元、省级补助15万元。
7、 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企业,补助50万元;省级 两化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,补助10万元。
8、 首次认定省级星级上云企业:五星补助80万元;四星补 助30万元;三星补助10万元。四星升五星、三星升四星,分别 补助50万元、20万元。
9、 新评定的工业互联网(智能制造)优秀服务机构,补助40万。
10、 获软件产品奖(政府奖)的关键信息服务业企业,国家 级补助20万、省级补助10万。
®鼓励企业产品开发与创新
支持方向:
实施创新启动战略,进一步突出创新核心地位,发挥企业在 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。
奖补措施:
1、 国家、省批复建设的制造业创新中心,分别补助500万元、 200万元。
2、 首次评为技术创新示范企业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,国 家级补助100万元、省级补助30万元。
3、 首次认定的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(产品),一次 性奖励100万元。
4、 获得首台(套)重大装备及关键部件认定,国家级补助 100万元、省级补助50万元。
10万元;获得省专利金奖、优秀奖的,每件补助企业10万元、5 万元;当年新增发明专利申请、发明专利授权分别达15件、5件 的补助10万元,达10件3件的补助5万元。
7、 首次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、工程研究中心、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,国家级补助100万元、省级补助50万元、市级补助10万 元。同一企业获得两项或两项以上认定中心的,按国家级、省级、 市级每增加一项再给予30万元、15万元、3万元一次性奖励。
8、 首次认定院士工作站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、博士后创新实 践基地、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、公共检测服务平台等,国家级 补助100万元、省级补助50万元。
®鼓励服务型制造
支持方向:
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新业态、新模式、新理念,引领制造业 转型升级和品质提升,实现制造业价值增值。
奖补措施:
1、 新获得国家级、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、生产性服务业 领军企业,每家分别补助50万元、20万元。
2、 新获认国家级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,每家分别补助100万元、 50万元。
4、获得工信部、省工信厅举办的工业设计大赛最高奖项的企 业,分别补助50万元、20万元。